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_欧美国产一区二区_免费毛片视频_美女久久久_免费的av_日韩黄色网址

消防改造

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消防如何設置

作者:億杰北京消防工程?? 添加時間:2020-03-18 22:47

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消防如何設置
 
基地選址
4.1.1 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基地應選擇在工程地質條件穩定、不受洪澇災害威脅、日照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段。
4.1.2 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基地應選擇在交通方便、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設施使用方便的地段。
4.1.3 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基地應遠離污染源、噪聲源及易燃、易爆、危險品生產、儲運的區域。
 
條文說明
4.1 基地選址
4.1.1 考慮老年人體能特點,遇災難時疏散困難,為保障使用安全,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基地應選擇在地質條件穩定、不受洪澇災害威脅的地段。同時考慮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和心理需求,對陽光、空氣等自然條件要求較高,基地應選擇在日照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段。
4.1.2 考慮老年人出行和使用醫療等公共設施方便,以及子女探望的需要,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基地應選擇在交通方便、方便使用公共服務設施的地段。同時,完善的基礎設施能夠保障老年人照料設施功能正常運轉。
4.1.3 考慮老年人對空氣質量、環境噪聲等周邊生活環境敏感度較強,且耐受力較弱,相比較其他建筑和設施,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基地更應該遠離污染源、噪聲源,保證空氣質量和環境安靜。建筑基地應遠離易燃、易爆、危險品生產、儲運的區域,不應有高壓電線、燃氣、輸油管道主干管道等穿越,避免發生事故時危及老年人安全。
 
總平面布局與道路交通
4.2.1 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總平面應根據老年人照料設施的不同類型進行合理布局,功能分區、動靜分區應明確。
4.2.2 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基地及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不宜開向城市主干道。貨物、垃圾、殯葬等運輸宜設置單獨的通道和出入口。
4.2.3 總平面交通組織應便捷流暢,滿足消防、疏散、運輸要求的同時應避免車輛對人員通行的影響。
4.2.4 道路系統應保證救護車輛能停靠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處,且應與建筑的緊急送醫通道相連。
4.2.5 總平面內應設置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在機動車停車場距建筑物主要出入口近的位置上應設置無障礙停車位或無障礙停車下客點,并與無障礙人行道相連。無障礙停車位或無障礙停車下客點應有明顯的標志。
 
條文說明
4.2 總平面布局與道路交通
4.2.1 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需要按功能關系進行合理布局,明確動靜分區,以達到方便使用、減少干擾的目的。
4.2.2 城市主干道交通繁忙、車速較快,老年人照料設施基地及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開向城市主干道時,不利于老年人出行安全。貨物、垃圾、殯葬等運輸好設置具有良好隔離和遮擋的單獨通道和出入口,避免對老年人身心造成影響。
4.2.3 考慮到老年人視力、聽力下降,反應遲緩,為保障其出行方便和安全,應合理組織交通,在滿足消防、疏散、運輸要求的基礎上,道路要盡量做到人車分流,避免車輛對人員通行的影響。
4.2.4 本條為強制性條文。老年人是發生高危疾病和傷害事故頻率高的人群,因此要求救護車輛能夠直接通達連接可容納擔架的電梯、樓梯的建筑出入口,救護車輛的停靠點即建筑的緊急送醫通道的終點。建筑出入口處應有滿足救護車輛停靠的場地條件,以保證救護車輛大限度靠近事故地點,提高救治效率。考慮救護車通行、停靠和救援,救護車輛通道應滿足小3.5m×3.5m的凈空要求。當利用道路作為救護車輛停靠場地時,道路應設置兩條車道以上。當救護車輛停靠場地位于建筑出入口雨搭、挑棚、挑檐等遮蔽物之下時,地面至遮蔽物底面凈空應不小于3.5m。
4.2.5 總平面設置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滿足老年人、探視人員及工作人員的停車需求。各類停車配比,宜根據不同種類老年人照料設施的運營特征,并結合所在城市或區域的交通發展因素,給予具體論證。考慮使用輪椅老年人的需要,在機動車停車場距建筑物主要出入口近的位置上設置無障礙停車位或無障礙停車下客點,并與無障礙人行道相連。明顯的標志可以起到強化提示的作用,避免無障礙停車位或無障礙停車下客點被其他車輛
占用。
 
 
 場地設計
4.3.1 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應為老年人設室外活動場地;老年人日間照料設施宜為老年人設室外活動場地。老年人使用的室外活動場地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有滿足老年人室外休閑、健身、娛樂等活動的設施和場地條件。
    2 位置應避免與車輛交通空間交叉,且應保證能獲得日照,宜選擇在向陽、避風處。
    3 地面應平整防滑、排水暢通,當有坡度時,坡度不應大于2.5%。
4.3.2 老年人集中的室外活動場地應與滿足老年人使用的公用衛生間鄰近設置。
 
條文說明
4.3 場地設計
4.3.1 本條明確了對不同類型老年人照料設施的室外活動場地的規定。由于老年人室外活動內容和方式以及設施與兒童、青壯年有較大不同,老年人照料設施,老年人活動場地宜單獨設置,既滿足老年人活動要求,又避免共用場地其他活動者對老年人可能造成的沖撞等傷害。在與其他建筑合建的老年人照料設施場地設計時尤其要注意此點。
    1 室外活動場地宜根據老年人活動特點進行動靜分區,一般將運動項目場地作為動區,設置健身運動器材,并與休憩靜區保持適當距離。在靜區根據情況進行園林設計,并設置亭、廊、花架、座椅等設施以及輪椅、助行器停放空間。座椅宜布置在冬季向陽、夏季遮陰處,便于老年人使用。
    2 為保證老年人室外活動的安全性,室外活動場地的位置應避免與車輛交通空間交叉。同時,也為創造適宜老年人活動的環境氣候條件,活動場地位置宜選擇在向陽、避風處,并保證場地能獲得日照。
    3 為了老年人使用安全方便,活動場地表面應平整、排水暢通,并采取防滑措施。同時為了滿足輪椅使用者活動,場地坡度不應大于2.5%。
4.3.2 根據老年人生理特點,老年人集中的室外活動場地應鄰近設置滿足老年人使用的公用衛生間,且需滿足輪椅老年人的無障礙需要。公用衛生間的位置在活動場地附近或相鄰的建筑內均可。
 
綠化景觀
4.4.1 總平面布置應進行場地景觀環境和園林綠化設計。綠化植物應適應當地氣候,且不應對老年人安全和健康造成危害。
4.4.2 總平面內設置觀賞水景水池時,應有安全提示與安全防護措施。
 
條文說明
4.4 綠化景觀
4.4.1 為創造良好的景觀環境,應對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總平面進行場地景觀綠化設計。綠化種植應選用適應當地氣候的樹種,喬、灌、草結合,以喬木為主,達到四季常青。為了避免對老年人安全和健康造成危害,不應種植易產生飛絮、有異味、帶刺、有毒、根莖易于露出地面的植物。對于人可進入的綠化區,應保證林下凈空不低于2.20m,并不應有蔓生枝條。
4.4.2 老年人低頭觀察事物時間較長時,易發生頭暈摔倒事故。因此,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總平面中設置水池等觀賞水景的,水深不宜大于0.50m,且水池周邊需要設置警示牌、欄桿等安全提示和安全防護措施。
 
建筑設計
5.1 用房設置
5.2 生活用房
5.3 文娛與健身用房
5.4 康復與醫療用房
5.5 管理服務用房
5.6 交通空間
5.7 建筑細部
 
用房設置
5.1.1 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應設置老年人用房和管理服務用房,其中老年人用房包括生活用房、文娛與健身用房、康復與醫療用房。各類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的基本用房設置應滿足照料服務和運營模式的要求。
5.1.2 老年人照料設施的老年人居室和老年人休息室不應設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
5.1.3 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中,為護理型床位設置的生活用房應按照料單元設計;為非護理型床位設置的生活用房宜按生活單元或照料單元設計。生活用房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按照料單元設計時,應設居室、單元起居廳、就餐、備餐、護理站、藥存、清潔間、污物間、衛生間、盥洗、洗浴等用房或空間,可設老年人休息、家屬探視等用房或空間。
    2 當按生活單元設計時,應設居室、就餐、衛生間、盥洗、洗浴、廚房或電炊操作等用房或空間。
5.1.4 照料單元的使用應具有相對獨立性,每個照料單元的設計床位數不應大于60床。失智老年人的照料單元應單獨設置,每個照料單元的設計床位數不宜大于20床。
5.1.5 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的文娛與健身用房設置應滿足老年人的相應活動需求,可設閱覽、網絡、棋牌、書畫、教室、健身、多功能活動等用房或空間。
5.1.6 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的康復與醫療用房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提供康復服務時,應設相應的康復用房或空間。
    2 應設醫務室,可根據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設其他醫療用房或空間。
5.1.7 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的管理服務用房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設值班、入住登記、辦公、接待、會議、檔案存放等辦公管理用房或空間。
    2 應設廚房、洗衣房、儲藏等后勤服務用房或空間。
    3 應設員工休息室、衛生間等用房或空間,宜設員工浴室、食堂等用房或空間。
5.1.8 老年人日間照料設施的用房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生活用房:應設就餐、備餐、休息室、衛生間、洗浴等用房或空間。
    2 文娛與健身用房:應設至少1個多功能活動空間,宜按動態和靜態活動的不同需求分區或分室設置。
    3 康復與醫療用房:當提供康復服務時,應設相應的康復用房或空間;醫療服務用房宜設醫務室、心理咨詢室等。
    4 管理服務用房:應設接待、辦公、員工休息和衛生間、廚房、儲藏等用房或空間,宜設洗衣房。
 
條文說明
5.1 用房設置
5.1.1 本條規定明確了各類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的基本用房組成。同時,也強調了老年人照料設施的建筑設計,除滿足老年使用者的需求外,還要為護理人員的助行、助浴、助廁、助潔、助餐、床邊護理等行為,以及相關服務和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必要的空間條件。
5.1.2 本條為強制性條文。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的老年人居室,是老年人平時久居的場所。老年人日間照料設施的老年人休息室也是老年人經常使用的場所。這些場所如設置在地下、半地下時遭遇火災等緊急狀態下,煙氣不易排除,人員疏散困難,直接危害老年人的安全。而且,處于地下的房間平時的衛生環境方面隱患較大,通風、采光等各方面均較地上房間為差。因此,全日照料設施的老年人居室、日間照料設施的老年人休息室均不允許布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的老年人居室是指供老年人住宿且布置有床位的房間,以及供老年人住宿且布置有床位并兼作起居室的房間。日間照料設施中的老年人休息室是指專門供老年人日間休息且布置有靠椅或床位的安靜房間。
5.1.3 本條規定明確了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的照料單元和生活單元的主要生活用房組成。按單元設置老年人生活用房,是為了保證老年人基本生活質量,及照料服務的有效開展。由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動、精神狀態、感知覺與溝通、社會參與的能力存在差異,對照料服務的依賴程度也不同,決定了單元可進一步分為照料單元和生活單元兩類。護理型床位主要面向重度失能和中度失能老年人,其生活用房應設置為照料單元;非護理型床位主要面向輕度失能和少量中度失能老年人,其生活用房宜設置為適應相對自主、獨立生活的生活單元,或設置為提供更多照料服務的照料單元,也不排除有其他的設置方式。
5.1.4 本條規定明確了照料單元的設置方式和大規模。由失智老年人的護理需求決定,其照料單元應單獨設置,且規模宜相對較小。
5.1.5 本條規定明確了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的文娛與健身用房設置要求。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文娛與健身用房可按功能獨立設置,也可合并功能簡化設置。
5.1.6 本條規定明確了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的康復與醫療用房設置要求。將醫務室作為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應設置的用房,是保證醫療服務有效開展的基本要求。康復用房和其他醫療服務用房可根據開展的康復服務,以及醫養結合的具體方式,有針對性地設置。
5.1.7 本條規定明確了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的管理服務用房設置要求。當采用相應外包服務時,廚房、洗衣房等后勤服務用房可簡化設置。
5.1.8 本條規定明確了老年人日間照料設施的用房設置要求。在規模較小、空間受限的情況下,應根據實際情況,充分考慮運營模式,以及可能采用的外包服務等因素,提高功能房間的利用效率。
 
 生活用房
5.2.1 居室應具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條件,日照標準不應低于冬至日日照時數2h。當居室日照標準低于冬至日日照時數2h時,老年人居住空間日照標準應按下列規定之一確定:
    1 同一照料單元內的單元起居廳日照標準不應低于冬至日日照時數2h。
    2 同一生活單元內至少1個居住空間日照標準不應低于冬至日日照時數2h。
5.2.2 每間居室應按不小于6.00m²/床確定使用面積。
5.2.3 居室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單人間居室使用面積不應小于10.00m²,雙人間居室使用面積不應小于16.00m²。
    2 護理型床位的多人間居室,床位數不應大于6床;非護理型床位的多人間居室,床位數不應大于4床。床與床之間應有為保護個人隱私進行空間分隔的措施。
    3 居室的凈高不宜低于2.40m;當利用坡屋頂空間作為居室時,低處距地面凈高不應低于2.10m,且低于2.40m高度部分面積不應大于室內使用面積的1/3。
    4 居室內應留有輪椅回轉空間,主要通道的凈寬不應小于1.05m,床邊留有護理、急救操作空間,相鄰床位的長邊間距不應小于0.80m。
    5 居室門窗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及方便老年人辨識的措施。
5.2.4 老年人日間照料設施的每間休息室使用面積不應小于4.00m²/人。
5.2.5 照料單元的單元起居廳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按不小于2.00m²/床確定使用面積。
    2 平面及空間形式應適應老年人日常起居活動,并滿足多功能使用的要求。
5.2.6 老年人集中使用的餐廳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中,護理型床位照料單元的餐廳座位數應按不低于所服務床位數的40%配置,每座使用面積不應小于4.00m²;非護理型床位的餐廳座位數應按不低于所服務床位數的70%配置,每座使用面積不應小于2.50m²。老年人日間照料設施中,餐廳座位數應按所服務人數的100%配置,每座使用面積不應小于2.50m²。
    2 單人座椅應可移動且牢固穩定,餐桌應便于輪椅老年人使用。 
    3 空間布置應能滿足餐車進出、送餐到位服務的需要,并應為護理人員留有分餐、助餐空間。
    4 當單元起居廳兼作為老年人集中使用的餐廳時,應同時符合單元起居廳與餐廳的設計規定。
5.2.7 護理型床位的居室應相鄰設居室衛生間,居室及居室衛生間應設滿足老年人盥洗、便溺需求的設施,可設洗浴等設施;非護理型床位的居室宜相鄰設居室衛生間。居室衛生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設盥洗、便溺、洗浴等設施時,應留有助潔、助廁、助浴等操作空間。
    2 應有良好的通風換氣措施。
    3 與相鄰房間室內地坪不宜有高差;當有不可避免的高差時,不應大于15mm,且應以斜坡過渡。
5.2.8 照料單元應設公用衛生間,且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與單元起居廳或老年人集中使用的餐廳鄰近設置。
    2 坐便器數量應按所服務的老年人床位數測算(設居室衛生間的居室,其床位可不計在內),每6床~8床設1個坐便器。
    3 每個公用衛生間內至少應設1個供輪椅老年人使用的無障礙廁位,或設無障礙衛生間。
    4 應設1個~2個盥洗盆或盥洗槽龍頭。
5.2.9 當居室或居室衛生間未設盥洗設施時,應集中設置盥洗室,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盥洗盆或盥洗槽龍頭數量應按所服務的老年人床位數測算,每6床~8床設1個盥洗盆或盥洗槽龍頭。
    2 盥洗室與遠居室的距離不應大于20.00m。
5.2.10 當居室衛生間未設洗浴設施時,應集中設置浴室,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浴位數量應按所服務的老年人床位數測算,每8床~12床設1個浴位。其中輪椅老年人的專用浴位不應少于總浴位數的30%,且不應少于1個。
    2 浴室內應配備助浴設施,并應留有助浴空間。
    3 浴室應附設無障礙廁位、無障礙盥洗盆或盥洗槽,并應附設更衣空間。
5.2.11 照料單元內的護理站位置應明顯易找且適當居中,并宜利于服務人員的視線通達至單元起居廳、走廊等老年人公共活動場所。
5.2.12 污物間的位置應鄰近污物運輸通道,內部應設清洗污物的水池及消毒設施。
 
條文說明
5.2 生活用房
5.2.1 居室是老年人住宿并久居的房間,為滿足老年人健康和衛生基本要求,居室需要具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條件。同時,應確保照料單元或生活單元的居住用房能為單元內的老年人提供基本日照。對于照料單元而言,若有居室不滿足日照標準,則單元起居廳應滿足日照標準;若單元起居廳不滿足日照標準,則全部居室均應滿足日照標準。對于生活單元而言,原則上不低于住宅建筑的日照標準,至少有1個居室空間(居室、起居室、餐廳等)應滿足日照標準。未納入照料單元或生活單元的居室均應滿足日照標準。考慮到我國各個氣候區域對日照的實際需求存在差異,本條為面向全國范圍內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的低日照標準。
5.2.2 現階段及可預見的將來,我國老年人照料設施的建設及管理均面臨著嚴苛的成本問題。通過大量實地調研、多次專家論證,并借鑒英國、日本及我國香港地區的相關老年人建筑設計標準,按每床位平均使用面積給出每間居室的低面積標準,以此保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質量。居室使用面積不包含附設的廚衛空間。
5.2.3 本條給出單人間和雙人間居室的小面積指標,依據了老年人行為模型及現階段大量民用建筑的設計及構造原則,以方便設計及改建,達成實踐環節的廣泛適應性。此外,針對老年人的生活特征及護理特點,分別給出多人間居室護理型床位和非護理型床位數量上限,并要求對床位空間進行適當的分隔以保護老年人的隱私和尊嚴;借鑒住宅建筑對凈高的規定給出老年人居室的凈高要求;給出老年人無障礙通行以及床位周圍進行護理、急救操作的空間小尺寸要求;給出安全防護及方便老年人辨識的總體要求。
5.2.4 老年人日間照料設施的休息室是供老年人短時休息的安靜房間,不同于居室。通過總結國內外經驗,休息室內宜設靠椅,而非床位。針對同一間休息室的老年人均使用面積進行限制,兼顧用房的使用效率和照料質量。
5.2.5 本條對單元起居廳的面積指標、平面及空間形式的總體要求作出規定。單元起居廳使用面積應按照料單元內的全部老年人床位數測算。
5.2.6 本條針對老年人特殊的進餐行為模式,以及由這種模式產生的對相應空間及設施的要求,提出了對老年人就餐空間的面積指標。老年人的就餐習慣、體能心態特征各異,且行動不便,因此餐廳需使用可移動的牢固穩定的單人座椅且餐桌應便于輪椅老年人使用。在空間布置上應滿足送餐到位服務的需要,并應為照料人員留有分餐、助餐空間。從提高公共空間使用效率的角度出發,認同單元起居廳兼用作供老年人集中使用的餐廳,當兼用時,二者面積可不疊加計算。
5.2.7 老年人患泌尿系統病癥較普遍,為方便居室內老年人使用衛生間并提高照料服務效率,本條規定護理型床位的居室應相鄰設居室衛生間,非護理型床位的居室宜相鄰設居室衛生間。一般情況下,居室衛生間至少應設盥洗設施(洗手盆)和便溺設施(坐便器),如有條件時,可設置洗浴設施(淋浴噴頭或浴缸)等。國內外的設計案例也表明,在居室而非居室衛生間內設置盥洗設施同樣是一種可取方式,除方便老年人和服務人員就近使用外,還實現了與便溺設施的分離,提高了衛生潔具的使用效率。居室衛生間的平面及空間布置應考慮可能有護理員協助操作,留有相應的助潔、助廁、助浴空間。居室衛生間需要保證良好的通風換氣、防潮等措施,以提高環境衛生質量。為了便于居室內老年人安全便捷的使用,衛生間與相鄰房間的室內地坪需盡量避免高差。當為阻擋衛生間內水外溢,有不可避免的高差時,高差不應大于15mm,并以斜坡過渡。居室衛生間為居室的附設空間,其使用面積不應計算在居室面積內。
5.2.8 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的照料單元內,無論是否設居室衛生間,均應設公用衛生間,且需要與老年人頻繁使用的單元起居廳或集中使用的餐廳鄰近設置。根據調研數據統計,規定了公用衛生間坐便器數量的標準。考慮到輪椅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在每個公用衛生間內至少應設1個無障礙廁位,或直接設置為無障礙衛生間,方便輪椅老年人使用。為了滿足老年人衛生需要,公用衛生間應設1個~2個洗手盆或盥洗槽龍頭。
5.2.9 盥洗設施是老年人日常生活所必需,當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的居室或居室衛生間未設置盥洗設施時,應集中設置盥洗室。根據調研數據統計,規定了盥洗室的盥洗盆或盥洗槽龍頭數量的標準,以及盥洗室至無盥洗設施居室的大距離,以滿足老年人使用。
5.2.10 根據調研數據統計,規定了照料單元內公共浴室的浴位數量標準,以及需配套設置的空間及設施。
5.2.11 為了提高照料質量及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強調了護理站的位置要求。
5.2.12 為了方便照料單元內部污物的清理及運輸,制定本條規定。
 
 文娛與健身用房
5.3.1 老年人照料設施的文娛與健身用房總使用面積不應小于2.00m²/床(人)。
5.3.2 文娛與健身用房的位置應避免對老年人居室、休息室產生干擾。
5.3.3 大型文娛與健身用房宜設置在建筑首層,地面應平整,且應鄰近設置公用衛生間及儲藏間。
5.3.4 嚴寒、寒冷、多風沙、多霧霾地區的老年人照料設施宜設置陽光廳,濕熱、多雨地區的老年人照料設施宜設置風雨廊。
 
條文說明
5.3 文娛與健身用房
5.3.1 本條規定根據老年人的行為模式、生活特征及護理特點,給出老年人全日照料設施和日間照料設施的文娛與健身用房的總面積配建指標,為具體項目的個性化、差異化設計提供可能性。
5.3.2 本條規定遵循動靜分區的原則,避免文娛與健身用房對居室、休息室等安靜房間產生干擾。
5.3.3 本條規定的意義在于對老年人較為集中的大型活動空間的安全性和方便性方面進行質量提升。公用衛生間的衛生潔具數量應按所服務的老年人數量測算,且符合本標準第5.2.8條的相關規定。
5.3.4 本條針對不同的氣候地域進行了不同的設計導向,以期鼓勵實施有地域特點和生活傳統的空間方式,提倡室內外空間的良好交融,提高空間的利用效率。
 
康復與醫療用房
5.4.1 醫務室使用面積不應小于10m²,平面空間形式應滿足開展基本醫療服務與救治的需求,且應有較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條件。
5.4.2 當設置康復用房時,除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室內地面應平整,表面材料應具有防護性,房間平面布局應適應不同康復設施的使用要求。
    2 宜附設盥洗盆或盥洗槽。
5.4.3 當設置臨床、預防保健、醫技等醫療服務用房時,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條文說明
5.4 康復與醫療用房
5.4.1 由于老年人疾病發病率高、突發性強,故醫療保障是老年照料設施的必要組成部分。但養老機構的建設及管理成本受社會條件的制約,故本條只針對老年人的就醫需求進行了相應的空間配置約束,其指標的確定依據了老年人行為特點和護理需求及現階段大量民用建筑的設計原則。
5.4.2 根據衛生部門的醫學專業層級劃分,本標準中的康復服務是指非治療性的保健恢復類理療鍛煉等項目。康復用房的設置,可按現行行業標準《療養院建筑設計規范》JGJ 40等有關標準的規定執行。
5.4.3 根據老年人照料設施的規模,應保障足夠的相應空間以滿足未來日益精細化的保健和醫療的需求。建設過程中必須為未來的使用和發展作出有預見性和有針對性的發展計劃,以達到建筑的全壽命可持續使用。本條針對臨床、預防保健、醫技等醫療用房提出了執行標準,主要考慮到老年人照料設施本身需要較為全面和相對專業的醫療服務設置,可按現行國家標準《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GB 51039、《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設標準》(建標163)等有關標準的規定執行。
 
 管理服務用房
5.5.1 直接為老年人服務的入住登記、接待等窗口部門,其用房位置應明顯易找并設置醒目標識。
5.5.2 辦公管理用房應為電子辦公設備的安裝、使用及維護預留條件。
5.5.3 廚房應滿足衛生防疫等要求,且應避免廚房工作時對老年人用房的干擾。
5.5.4 洗衣房平面布置應潔污分區,并應滿足洗衣、消毒、疊衣、存放等需求;墻面、地面應易于清潔、不滲漏;宜附設晾曬場地。
 
條文說明
5.5 管理服務用房
5.5.1 直接為老年人服務的窗口部門用房應當盡量接近老年人的生活行為空間,輔以醒目的標識提示,方便老年人尋找和獲取幫助。
5.5.2 考慮未來護理服務行業的電子化、智能化的發展傾向,老年照料設施中的辦公管理用房應有相應的發展空間和前瞻性。
5.5.3 廚房應與老年人的活動范圍適當隔離,避免相互干擾和危險的發生。如與老年人用房相鄰,應采取隔絕噪聲、氣味、視線和溫度等方面的措施。
5.5.4 洗衣房為工作人員使用并為老年人服務的設施,潔污分區,避免二次污染是重點要求。洗、消、疊、存等規范的工序要求,以及易于清潔、不滲漏是避免二次污染的保證。
 
交通空間
5.6.1 老年人使用的交通空間應清晰、明確、易于識別,且有規范、系統的提示標識;失智老年人使用的交通空間,線路組織應便捷、連貫。
5.6.2 老年人使用的出入口和門廳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宜采用平坡出入口,平坡出入口的地面坡度不應大于1/20,有條件時不宜大于1/30。
    2 出入口嚴禁采用旋轉門。
    3 出入口的地面、臺階、踏步、坡道等均應采用防滑材料鋪裝,應有防止積水的措施,嚴寒、寒冷地區宜采取防結冰措施。
    4 出入口附近應設助行器和輪椅停放區。
5.6.3 老年人使用的走廊,通行凈寬不應小于1.80m,確有困難時不應小于1.40m;當走廊的通行凈寬大于1.40m且小于1.80m時,走廊中應設通行凈寬不小于1.80m的輪椅錯車空間,錯車空間的間距不宜大于15.00m。
5.6.4 二層及以上樓層、地下室、半地下室設置老年人用房時應設電梯,電梯應為無障礙電梯,且至少1臺能容納擔架。
5.6.5 電梯應作為樓層間供老年人使用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且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電梯的數量應綜合設施類型、層數、每層面積、設計床位數或老年人數、用房功能與規模、電梯主要技術參數等因素確定。為老年人居室使用的電梯,每臺電梯服務的設計床位數不應大于120床。
    2 電梯的位置應明顯易找,且宜結合老年人用房和建筑出入口位置均衡設置。
5.6.6 老年人使用的樓梯嚴禁采用弧形樓梯和螺旋樓梯。
5.6.7 老年人使用的樓梯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梯段通行凈寬不應小于1.20m,各級踏步應均勻一致,樓梯緩步平臺內不應設置踏步。
    2 踏步前緣不應突出,踏面下方不應透空。
    3 應采用防滑材料飾面,所有踏步上的防滑條、警示條等附著物均不應突出踏面。
 
條文說明
5.6 交通空間
5.6.1 本條規定明確了老年人照料設施交通空間設計的可識別性原則。國內外的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尤其是失智老年人多患有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疾病,對空間的識別能力衰退,容易迷失方向,需要從建筑設計的角度提供相應的環境支持。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可參見:Finding a way:long-term care homes to support dementia.Urban Design and Planning(2015),Volume 168 Issue DP4:204-217。
5.6.2 出入口是老年人集中使用的場所,又是建筑物室內外過渡區域。首先,要滿足老年人進出方便,正常情況下殘疾人能夠使用的坡道坡度為1/10~1/16,對于處在機能衰退中的老年人是不便使用的,因此有條件時首選平坡出入口。如果是按臺階結合坡道的方式,就需要考慮助力進出,采用助力輪椅或采用人工助推。考慮到出入安全,旋轉門對老年人來說是極易發生事故的一種設施,不論與何種門組合,均不能選用。排水、防滑和防結冰也是為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采取的措施。門廳或門外雨棚下空間設置助行器和輪椅放置區域,方便老年人使用。
5.6.3 本標準以滿足輪椅、擔架通行作為確定交通空間小尺寸的原則。本條中“確有困難時”是指某些通過既有建筑改建的老年人照料設施,由于結構原因,走道寬度不能達到1.80m,適當降低標準到1.40m也可接受。走廊的寬度要求如下:輪椅寬度由0.55m到0.69m不等,輪椅通行凈寬為0.80m,擔架通行凈寬不超過0.80m;其他各類助行器大寬度0.52m,其通行凈寬按0.60m計;正常人流寬度0.50m~0.55m,其通行凈寬按0.60m計;員工的推車通行凈寬按0.60m計;則,走廊小寬度按0.80m(輪椅及擔架通行凈寬)+0.60m(員工推車通行凈寬或單股人流通行凈寬)=1.40m。考慮老年人對距離和方向等的把握能力較弱,輪椅錯車寬度應比兩輛輪椅并排的1.60m適當留有余地,輪椅間留0.10m,輪椅同墻間留0.05m,則,輪椅錯車小通行凈寬確定為1.80m。
5.6.4 本條為強制性條文。老年人行動能力較差且容易患病或發生意外,為方便老年人日常使用并在緊急情況下的方便救助,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的二層及以上樓層、地下室、半地下室設有老年人用房時,老年人用房所在建筑分區內需要設置無障礙電梯作為老年人在樓層間的垂直交通工具,且至少1臺能容納擔架,滿足在緊急救助情況下為擔架抬行老年人使用。供老年人使用的電梯均應為無障礙電梯,無障礙電梯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無障礙設計規范》GB 50763和《電梯主要參數及轎廂、井道、機房的型式與尺寸 第1部分: Ⅰ、Ⅱ、Ⅲ、Ⅳ類電梯》GB/T 7025.1的要求。二層及以上樓層、地下室、半地下室設置的所有老年人用房均應具有通達能容納擔架的電梯的條件,且能容納擔架的電梯至少有1臺。能容納擔架的電梯的主要參數及轎廂尺寸按各地地方標準執行。
5.6.5 在低層、多層、高層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中,電梯將作為各樓層間供老年人平時使用的主要豎向交通工具,符合老年人的體能和行為特征。本條規定了為老年人居室使用的電梯數量應按累計床位數測算,并給出每臺電梯的服務規模上限指標。當沒有設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的老年人用房時,位于首層的老年人居室床位數可不計入累計床位數。規定電梯的位置應明顯易找,與作為主要豎向交通工具的要求相適應,宜結合照料單元與建筑出入口均衡布置,有利于使用便捷、流線分散,避免擁堵。
5.6.6 本條為強制性條文。老年人動作不靈活,弧形樓梯和螺旋樓梯容易造成眩暈和跌倒事故。老年人用房所在的建筑分區內,無論是安全疏散還是日常使用,弧形樓梯和螺旋樓梯對老年人來說都極易造成危險,因此嚴禁采用這兩種形式的樓梯。弧形樓梯和螺旋樓梯在建筑中均已明確定義。
5.6.7 本條的第1款是滿足安全疏散的必須要求。第2、3款著重強調對使用安全有影響的幾個方面,踏步前緣不應突出、踏面下方不得透空、踏面不能有突出物等對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和拄杖老年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反之容易造成牽絆、打滑失控以至引起摔傷事故。
 
 建筑細部
5.7.1 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的主要老年人用房采光窗宜符合表5.7.1的窗地面積比規定。
表5.7.1 主要老年人用房的窗地面積比
表5.7.1 主要老年人用房的窗地面積比
    注:Ac—窗洞口面積;Ad—地面面積。
5.7.2 老年人用房東西向開窗時,宜采取有效的遮陽措施。
5.7.3 老年人使用的門,開啟凈寬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老年人用房的門不應小于0.80m,有條件時,不宜小于0.90m。
    2 護理型床位居室的門不應小于1.10m。
    3 建筑主要出入口的門不應小于1.10m。
    4 含有2個或多個門扇的門,至少應有1個門扇的開啟凈寬不小于0.80m。
5.7.4 老年人用房的陽臺、上人平臺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相鄰居室的陽臺宜相連通。
    2 嚴寒及寒冷地區、多風沙地區的老年人用房陽臺宜封閉,其有效通風換氣面積不應小于窗面積的30%。
    3 陽臺、上人平臺宜設衣物晾曬裝置。
    4 開敞式陽臺、上人平臺的欄桿、欄板應采取防墜落措施,且距地面0.35m高度范圍內不宜留空。
 
條文說明
5.7 建筑細部
5.7.1 老年人由于長時間生活在室內,因此老年人用房的采光就非常重要。根據調研數據統計,規定了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的主要老年人用房的窗地比推薦值。
5.7.2 老年人臥床時間較長,為避免東曬、西曬和眩光對老年人產生不利影響,同時滿足節能要求,制定本條規定。
5.7.3 供老年人通行的門的開啟凈寬,需要針對性地滿足輪椅、擔架等其他護理設備進出。開啟凈寬不小于0.80m能夠保證輪椅、擔架通行,開啟凈寬不小于1.10m則能夠保證護理設備進出設置護理型床位的居室和建筑主要出入口。
5.7.4 相互連通的居室陽臺平時可分開使用,緊急情況下便于施救并形成輔助疏散通道。考慮地域特征,嚴寒及寒冷地區、多風沙地區,封閉的陽臺仍需具有自然通風功能。規定開敞式陽臺、上人平臺欄桿高度,為保證老年人使用安全;規定地面以上不宜留空的范圍,為防止輪椅腳踏板插入。
 
專門要求
6.1 無障礙設計
6.2 室內裝修
6.3 安全疏散與緊急救助
6.4 衛生控制
6.5 噪聲控制與聲環境設計
 
無障礙設計
6.1.1 老年人照料設施內供老年人使用的場地及用房均應進行無障礙設計,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無障礙設計具體部位應符合表6.1.1的規定。
表6.1.1 老年人照料設施場地及建筑無障礙設計的具體部位
表6.1.1 老年人照料設施場地及建筑無障礙設計的具體部位
6.1.2 經過無障礙設計的場地和建筑空間均應滿足輪椅進入的要求,通行凈寬不應小于0.80m,且應留有輪椅回轉空間。
6.1.3 老年人使用的室內外交通空間,當地面有高差時,應設輪椅坡道連接,且坡度不應大于1/12。當輪椅坡道的高度大于0.10m時,應同時設無障礙臺階。
6.1.4 交通空間的主要位置兩側應設連續扶手。
6.1.5 衛生間、盥洗室、浴室,以及其他用房中供老年人使用的盥洗設施,應選用方便無障礙使用的潔具。
6.1.6 無障礙設施的地面防滑等級及防滑安全程度應符合表6.1.6-1和表6.1.6-2的規定。
表6.1.6-1 室外及室內潮濕地面工程防滑性能要求
表6.1.6-1 室外及室內潮濕地面工程防滑性能要求
    注:Aw、Bw分別表示潮濕地面防滑安全程度為高級、中高級。
表6.1.6-2 室內干態地面工程防滑性能要求
表6.1.6-2 室內干態地面工程防滑性能要求
    注:Ad、Bd分別表示干態地面防滑安全程度為高級、中高級。
 
條文說明
6.1 無障礙設計
6.1.1 老年人體能衰退的主要特征之一,表現在行走機能弱化或喪失,抬腿與邁步行為不便或需靠輪椅等扶助,并多有視力衰退表現。因此,老年人照料設施內供老年人使用的場地及老年人用房和直接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窗口部門用房均應進行無障礙設計,并按現行國家標準《無障礙設計規范》GB 50763等標準執行。本條規定對老年人照料設施場地及建筑提出了進行無障礙設計的具體位置,無障礙設計應滿足老年人步行、使用助行器和輪椅,及視力障礙老年人行動的安全性與可達性要求。
6.1.2 輪椅作為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老年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應能夠自由出入經過無障礙設計的場地和建筑空間,因此輪椅通過的空間凈寬度不應小于0.80m。
6.1.3 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的室內外地面不宜設置高差,如遇有難以避免的高差時,應設置坡道并充分考慮輪椅通行的需要,坡道坡度不應大于1/12。
6.1.4 老年人因身體衰退常常需借助安全扶手等扶助技術措施通行,因此老年人照料設施交通空間的主要位置兩側應設置連續扶手,其位置、尺寸等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無障礙設計規范》GB 50763的規定。
6.1.5 為了保證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老年人的安全和便利,老年人照料設施的衛生間、盥洗室、浴室,以及其他用房中供老年人使用的盥洗設施,應選用方便無障礙使用的潔具。
6.1.6 為保證老年人行走安全,本條對無障礙設施的地面防滑等級及防滑安全程度作出了規定。包括所有涉及地面、樓面、路面的無障礙設施,目前人行地面使用的材料主要為混凝土、地板、地磚、石材和橡塑類材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在线网站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 免费一级a毛片在线搐放正片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在线视频 | 一本高清在线视频 | 69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青草 | bbwbbw巨大bbw大女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jizzz亚洲美女 |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二区首页 | 4虎影院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综合在线 | 亚州一级 |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视频精品全部 在线 | 美国一级大黄大黄大色毛片a |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免费 | 欧美日韩视频 | 久久国产视频网站 | 亚洲福利专区 |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 |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欧美日韩乱 | 国产成人在线影院 |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 久久久久网 |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人妖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观看黄色 | 欧美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 jizz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 |